2016年贵州三支一扶申论: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

2016-08-11 09:54|来源:金粉笔教育|热度:手机上打开

2016年贵州三支一扶申论: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

 

2015年113日,《人民日报》借一封群众来信,发出了“何时办事不求人”的深刻追问。当规则在行使时,呈现出“远者紧亲者松”的选择性执行,当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被拒者、求人者、被求者、疏通关系者的多重角色时,求人办事似乎是社会的常态。

一直以来,孩子上学托人进好学校,去医院看病要找熟人安排专家、安排病房,办各种证更是要提前打好招呼,有时连找工作都得靠关系。对于“熟人社会”,给人以“别人都求人找关系,谁不找谁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的氛围。

深度解析

[影响]

盖章、交表、办证,老百姓这些日常问题都要和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打交道,倘若一个普通工作人员骨子里的优越感、关系观还未治愈,动辄以“正忙着”、“在吃饭”等诸多理由推脱,就真的寒了百姓心。就像青岛的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的形象蒙尘,办事必须找关系也会让政府的信誉、干部的口碑荡然无存。

事实上,“找熟人好办事”的沉疴,不仅让群众磨破嘴、跑断腿,也让相关部门陷入两难。个别领导凭借着“刷脸”技能,让下属单位为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七大姑八大姨”开绿灯,明明违背了政策,会被上级驳回,碍于情面却不敢不办。如此两面不讨好,工作能力遭否定、群众评价陷危机,不就是由于病根未除吗?因此,要让上级的好政策落地,让办公回归正常状态,就必须要摆脱“办事找熟人”这个看似正常的怪现象。

[原因分析]

一是权力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因为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就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在没有关系者面前“摆谱”,这就是之前所谓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病。

二是权力对资源分配的过度干预。自由裁量权之所以能够成为寻租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与权力对资源分配的过度干预有关。

三是权利的自我救济能力较弱。权力之所以敢给没有关系者脸色,之所以敢做出很多违反常识让人瞠目结舌的规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权利对权力的监督是有限的,权利缺少足够的自我救济能力。

[对策措施]

对此,金粉笔教育专家认为:

一是用制度管好办事的人,“善勿以小而不为之,恶勿以小而为之”,百姓的小事不能小视,把百姓的事当事办,多次违规就处罚,不得看事小而迁就违规。

二是改革用人制度,改掉只能上不下的用人制度。

三是监管要严,要到位,要敢得罪人,建立钢铁监管机构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金粉笔教育反馈修改,或者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