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考点梳理(9)

2024-01-24 10:40|来源:金粉笔教育|热度:手机上打开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考点梳理(9)

       德育
  一、德育的概念和意义(简答)
  1、德育定义: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组成部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3、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二、德育的任务(简答)
  1、定义:指学校通过德育为实现德育目标应肩负的工作职责
  2、德育内容: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品德心理
  三、教育过程的矛盾(简答)
  1、德育过程定义:是以形成受教者一定思想品德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
  2、构成因素:教育者、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的矛盾
  (1)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2)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
  (3)受教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论述)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1)定义:品德是由知情意行构成,德育过程就是培养这四因素并让它们协调发展的过程
  (2)知
  <1> 定义: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道德观念
  <2> 构成:道德知识、道德判断
  <3> 意义: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3)情
  <1> 定义: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做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
  <2> 意义: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4)意
  <1> 定义:即道德意志,是人们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
  <2> 意义:道德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5)行
  <1> 定义:即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行为动机定向和外面表现
  <2> 意义: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的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6)培养要求
  <1> 德育的培养过程,一般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
  <2> 由于社会复杂、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又有相互独立性,不必拘泥一种顺序
  <3> 要根据学生发展特性,选择多种教育顺序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1)德育是把道德内化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2)实现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
  (3)任何外界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形成
  (4)教育是外因,思想都是内因,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过程也就是品德不断发展过程
  (5)要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依靠活动交往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来形成发展,通过活动交往来表现
  (2)有目的的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可以加速个体品德发展,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
  (3)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是对各种影响进行干预协调的过程,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教育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组织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有吸引力的活动和交往
  4、德育过程是长期和反复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长期的过程
  <1> 是由人类的认识规律过决定的
  <2> 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长期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3>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决定了德育是长期过程
  (2)德育过程是反复的过程
  <1> 青少年处于成长期,没有形成世界观,思想不稳定
  <2> 社会影响因素复杂化,在德育发展中会出现反复现象
  (3)根据德育过程长期、反复、渐近特点,教育者要长期一贯、耐心细致教育学生,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五、主要德育原则(论述)
  1、方向性原则
  (1)定义: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基本要求:
  <1>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体系武装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新思想、新概念,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判断善恶的能力
  <3> 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2、知行统一的原则
  (1)定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理论教育,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基本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武装学生,提高学生道德意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定义: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基本要求:
  <1> 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2> 教育者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学生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定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品德
  (2)基本要求:
  <1>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 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 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
  5、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1)定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基本要求:
  <1> 以发展的眼光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
  <2>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六、德育的途径(论述)
  1、教学
  (1)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2)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3)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教学是最系统、最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
  (4)教育者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2、社会实践活动
  三种类型:社会生产劳动、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
  3、课外活动
  4、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1)共青团、少先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2)校会、班会、周会、晨会等集体活动是德育途径
  5、班主任工作
  6、志愿者活动
  七、中小学常用德育方法(论述)
  1、说服教育
  (1)定义: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这是德育的基本方法
  (2)基本要求
  <1> 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 有知识性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
  <3> 态度真诚、热情
  <4> 善于抓住说理时机,引起学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
  2、榜样示范
  (1)定义: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是德育常用方法
  (2)基本要求
  <1> 选好榜样,要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
  <2> 要引导学生理解榜样精神实质,不要表面模仿
  <3> 激起学生学习榜样的敬慕之情
  <4> 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来调节自己行为
  3、指导实践
  (1)定义: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
  (2)基本要求:
  <1> 运用实践锻炼的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锻炼
  <2> 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结合提高学生意识的情感体验
  <3> 明确目的,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
  <4> 不断督导检查,让学生坚持
  <5> 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
  4、陶冶教育
  (1)定义: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2)基本要求:
  <1> 创设良好教育情境
  <2>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 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品德评价:包括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练习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视具体情况而定,可有多种选择
  3、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陶冶教育法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榜样示范法
  5、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说服教育法
  6、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
  教学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一般来说,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四个组成部分
  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9、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
  品德
  1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和(),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交往
  11、“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教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12、陶冶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和艺术陶冶三种
  人格感染;环境陶冶
  13、知,指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和()两个方面
  道德知识;道德判断
  14、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简答)
  德育任务是指,学校通过德育为实现德育目标应肩负的工作职责
  包括:
  第一,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三,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第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品德心理
  15、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简答)
  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良好的个性品质教育
  16、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简答)
  第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第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第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第四,德育过程是长期和反复的过程
  17、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简答)
  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志愿者活动
  18、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简答)
  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指导实践、陶冶教育、品德评价
  19、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简答)
  第一,方向性原则、
  第二,知行统一的原则、
  第三,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2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试论述德育过程这一基本规律(简答)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品德是由知情意行构成,德育过程就是培养这四因素并让它们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道德观念,由道德知识、道德判断。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做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作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道德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行为动机定向和外面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的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知情意行的培养要求是:
  第一,德育的培养过程,一般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
  第二,由于社会复杂、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又有相互独立性,不必拘泥一种顺序
  第三,要根据学生发展特性,选择多种教育顺序
  21、试论述德育过程是一个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论述)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因为:
  第一,学生的思想品德依靠活动交往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来形成发展,通过活动交往来表现
  第二,有目的的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可以加速个体品德发展,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
  第三,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是对各种影响进行干预协调的过程,是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第四,教育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组织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有吸引力的活动和交往
  22、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试论述德育过程这一规律(论述)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因为:
  第一,德育是把道德内化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
  第二,实现这种转化必须通过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
  第三,任何外界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形成
  第四,教育是外因,思想都是内因,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过程也就是品德不断发展过程
  第五,要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23、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试论述德育过程这一基本规律(论述)
  德育过程是长期和反复的过程,这是因为:
  首先,德育过程是长期的过程,因为:
  第一,是由人类的认识规律过决定的
  第二,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长期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第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长期存在,决定了德育是长期过程
  其次,德育过程是反复的过程,因为:
  第一,青少年处于成长期,没有形成世界观,思想不稳定
  第二,社会影响因素复杂化,在德育发展中会出现反复现象
  第三,根据德育过程长期、反复、渐近特点,教育者要长期一贯、耐心细致教育学生,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24、试述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论述)
  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道德理论教育,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基本要求: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武装学生,提高学生道德意识
  第二,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第四,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金粉笔教育反馈修改,或者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看】